月池

道人院外一池横,源水流来静且清。
明月自能夜夜到,镜光上下鉴虚盈。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幽美的月夜池塘景象,充满禅意和哲理。

前两句写实景:在修道人的院落外,横卧着一方池塘,源头活水静静流入,池水清澈见底。这里"静且清"既是写池水的物理状态,也暗指修行者内心的澄明境界。

后两句转入虚写:明月每晚都会如期而至,将池塘变成一面天然镜子。水面如镜光闪烁,映照出月亮的阴晴圆缺(虚盈)。这里的妙处在于:
1. 用"自能"二字赋予明月人格化特征,仿佛月亮也有灵性
2. "镜光上下"形成空间感,天上明月与水中倒影相互辉映
3. "鉴虚盈"既是写月相变化,也暗喻人生得失荣辱都应坦然面对

全诗通过"院-池-月-镜"的意象组合,营造出空灵澄澈的意境。表面写景,实则通过自然景物表达禅理:人心若能像这池水般清净,就能如明镜般照见万物本真。短短28个字,既有画面美,又含人生智慧,体现了中国传统诗歌"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特点。

赵方

(?—1222)潭州衡山人,字彦直。从张栻学。孝宗淳熙八年进士。历知随州,时宋金议和,诸郡弛备,方独招兵择将。累迁京湖制置使兼知襄阳府,力主抗金,数解枣阳之围。又败金驸马阿海于淮西。进太中大夫、权刑部尚书。帅边十年,以战为守,使京西一境屡免金人蹂躏。能拔识人才,知名士陈赅、游九功及名将扈再兴、孟宗政,皆为擢任。得疾归,犹贻书宰相,论疆埸大计。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