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人生聚散无常、时光飞逝的感慨,充满淡淡的忧伤和诗意。
开头两句"四方上下忽相从,君信西来我信东"用简单的地理方位变化,形象地表现了人生中突如其来的相聚与分离。就像两个朋友,一个从西边来,一个往东边去,偶然相遇又很快分开。
中间四句道出了人生无奈。"剡雪不乘清夜兴"说没能趁着雪夜美景好好相聚,"军山依旧梦魂中"则写分别后只能在梦中相见。"合离有数机如发"用头发丝比喻人生聚散的微妙机缘,"岁月无情鬓欲翁"直白地说时间不等人,头发都要变白了。
最后两句很有画面感:"斜照一林云百树"描绘夕阳照在树林上的美景,但"吟筒翻作递愁筒"却说原本用来写诗抒怀的竹筒,现在只能传递忧愁了。这种美好景色与内心愁绪的对比特别打动人。
整首诗就像在说:人生就像一场旅行,我们会遇到很多人,但终究要各奔东西。时间过得飞快,再美的相遇也会变成回忆。诗人用日常可见的景物(雪夜、山林、夕阳)和生活中的小物件(竹筒),把这种人生感悟写得既真实又富有诗意。
萧立之
萧立之(一二○三~?)(生年据本集卷下《壬午元日试笔……》“年似渭滨人样子”、“记前壬午甫能冠”推定),原名立等,字斯立,号冰崖,宁都(今属江西)人。理宗淳祐十年(一二五○)进士。历知南城县,南昌推官,通判辰州。宋亡归隐。有《冰崖诗集》二十六卷,已佚。明弘治十八年九世孙敏辑刊《冰崖公诗拾遗》三卷。事见本集末附萧敏《识后》,明嘉靖《赣州府志》卷九有传。萧立之诗,以《四部丛刊》影印明弘治十八年刻本为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