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宋代文人苏辙(字子由)被贬筠州时的故事,表达了对他的敬佩和同情。
前四句说:苏辙在熙宁年间因为反对王安石变法,被贬到筠州(今江西高安)当个小官管酒税。他性格耿直得罪了当权者,被发配到南方湿热之地,就像被鬼怪欺负一样。
中间四句赞美苏辙的品格:他像独自清醒的人不喝甜酒(比喻不随波逐流),用白眼看待那些装醉的世俗之人。他在简陋的东轩吟诗作赋,反而让这里的山水都显得更有灵气了。
后四句写历史评价:四川的锦城(成都)和蜀江因为苏家父子(苏轼、苏辙)而更有名。但谁知道这位被贬到陈州(河南)的过客(指苏辙),千年后依然让人感慨万千呢?
全诗用对比手法,把政治迫害与文人风骨、短暂贬谪与千古名声对照着写,突出了苏辙"虽遭贬谪却精神永存"的形象。最妙的是"白眼"这个典故,用阮籍的故事形容苏辙不妥协的态度,既生动又有文化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