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意四首 其四

千金两吴钩,秋水为铦锋。人血衅其上,宝锷明芙蓉。

割鱼千万里,不得屠一龙。屠龙岂不能,惜哉委尘埃。

析薪刈青松,弃置良足哀。一旦成销折,不能断青苔。

英雄困平世,伊管乃凡才。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悲愤故事,用现代话来说就是"好刀没处使"的憋屈感。

前四句在夸这把宝刀多厉害:花大价钱打造的两把吴钩(古代名刀),刀锋像秋水一样寒光闪闪,用人血开过刃,刀刃亮得像芙蓉花。这就像现在有人炫耀自己买了顶级跑车,改装得闪闪发亮。

但接下来就郁闷了:这刀能轻松切碎千万条鱼,却杀不了一条龙。不是杀不了龙,是根本没机会杀——宝刀被扔在灰尘里吃灰。就像跑车只能用来买菜,上不了赛道。

后面用砍柴比喻更扎心:用名刀去劈柴,劈的还是青冈木(最硬的柴),结果把刀崩出缺口,现在连青苔都砍不断了。好比用手术刀剁排骨,最后刀钝得连豆腐都切不动。

最后两句点明主题:英雄生在太平年代,就像让诸葛亮去当居委会主任,管仲去当小区物业经理——再大的本事也只能当普通人用。全诗都在说:不是我不行,是这破时代根本不给机会施展才华。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