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宿白鹤观

仙观知何代,长洲古苑东。
抱琴非旧约,清梦许谁同。
破壁流春雨,残书湿夜风。
黄冠饶静致,近日返崆峒。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古老道观的夜晚景象,充满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宁静超脱的意境。

开头两句点明地点:这座不知建于何年的仙家道观,坐落在苏州长洲古园林的东边。一个"知何代"立刻带出历史的厚重感,让人联想到道观历经的岁月沧桑。

中间四句通过细节描写营造氛围:诗人带着琴来访却已物是人非,清冷的梦境无人共享。春雨顺着斑驳的墙壁流淌,夜风吹拂着被雨水打湿的残破经书。这些意象既写实又富有象征意味——"破壁"暗示道观的衰败,"残书"象征着道家典籍的散佚,共同构成一幅荒凉而诗意的画面。

最后两句笔锋一转:虽然道观破旧,但戴黄冠的道士们依然保持着超然物外的气度,最近似乎要返回崆峒山这样的仙家圣地。这里用道士的"静致"对比道观的破败,突出修道之人不为外物所动的精神境界。

全诗通过时空交错的手法,将现实中的荒凉道观与想象中的仙境并置,在衰败中见超脱,在寂静中显深远,表达了诗人对道家出世境界的向往。语言干净利落,意象选择精准,每个画面都值得细细品味。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