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忠定公祠堂

何处是丞相祠堂?
丹霞犹是,书台已非,化鹤倘归来,魂魄千秋应恋此;
后世读中兴疏草,血泪未干,荒江远谪,攀龙空饮恨,河山半壁合思公。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纪念南宋抗金名臣李纲(谥号忠定)的祠堂题咏。全诗通过今昔对比,既表达了对英雄的追思,也暗含了对现实的感慨。

上联写祠堂现状:开篇用问句"哪里还能找到丞相祠堂?"引发思考。接着说"丹霞山色依旧如故,但当年读书台已面目全非",用不变的山水反衬人事变迁。后两句想象李纲若能化鹤归来,他的英魂定会永远眷恋这片土地,突出了他对国家的深情。

下联写历史功绩:说后人读到李纲挽救国家的奏章时,仍能感受到字里行间的赤诚("血泪未干")。提到他被贬偏远之地的遭遇,用"攀龙"比喻他欲辅佐明君却含恨而终的遗憾。最后直抒胸臆:在这只剩半壁江山的时刻,人们怎能不怀念这位爱国志士?

全诗巧妙运用对比手法:自然永恒vs人事无常、昔日功业vs现实困境。通过具体意象(丹霞、书台、鹤、奏章)让抽象情感变得可感,最后落在"半壁河山"的现实痛点,使纪念不止于怀古,更有警醒当下的深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