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 其十四 同悔庵既庭赋柬荔裳观察

枕畔邯郸,铜箭水,乍消随涨。
茫茫道、升沈倚伏,庐生无恙。
歌舞终归松柏下,钓竿好拂珊瑚上。
去山中、服术饵松花,群仙饷。
蓬岛路,春潮漾。
华胥国,钧天唱。
但茧窝自蔽,蜜脾休酿。
汉苑已分方朔酒,葛陂快掷壶公杖。
想此生、梦觉总成空,无殊状。

现代解析

这首词的主题是人生如梦、看淡名利。作者用一系列生动的比喻和典故,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向往自由的生活态度。

上阕开篇用"邯郸梦"的典故(古人卢生在邯郸旅店做梦享尽荣华,醒来发现黄粱未熟),比喻人生起伏无常就像枕边一场梦。潮水涨落象征命运变化,但人其实安然无恙。接着用对比手法:再风光的歌舞人生终将归于坟墓(松柏下),不如手持钓竿过闲适生活。"珊瑚"暗指富贵生活,但作者选择进山采药、吃松花,与仙人同乐,表现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下阕继续展开想象:蓬莱仙岛(蓬岛)的春潮、理想国(华胥)的仙乐,都是美好但虚幻的。用"蚕茧自裹"和"蜜蜂酿蜜"比喻人常作茧自缚、追逐甜蜜却反被束缚。随后用东方朔分仙酒、费长房掷杖成龙的典故,强调要豁达看待得失。最后点明主旨:人生无论梦醒,本质都是空的,不必过分计较得失。

全词妙在把深刻哲理融入神话故事和自然意象中,用"黄粱梦""珊瑚钓竿""松花仙饷"等鲜活的画面,让读者在诗意的想象中体会人生真谛。作者没有直接说教,而是通过对比荣华与平淡、束缚与自由,引导读者自己领悟:活得简单自然,才是真正的智慧。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