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钱塘郑佥都父师善翁

白发朱衣耀宠光,化工独报行非常。
善从伊水天民训,义本燕山窦氏方。
云外忽传黄鹤去,江头空见白鸥翔。
于今泉夜真含笑,有子才高总宪纲。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写给一位已故长辈(郑佥都的父亲)的悼念之作,通过赞美逝者的品德和家风,表达对其后辈成就的欣慰。全诗用温暖明亮的意象冲淡了哀伤,更像是一首充满敬意的生命赞歌。

前四句聚焦逝者生前的光辉:
1. "白发朱衣"描绘老人虽年迈但精神矍铄,身着官服(朱衣)彰显荣耀,暗示他培养出优秀后代。
2. "化工独报"说命运对他特别眷顾,暗指他培养出杰出儿子。
3. 用"伊水天民""燕山窦氏"两个典故赞美他的教育方式——既有伊尹教导百姓的仁爱,又有窦禹钧(五代教育家)培养五子登科的智慧。

后四句写逝者身后的欣慰:
1. "黄鹤去"用仙鹤飞升比喻老人离世,"白鸥翔"写江边空寂,但"白鸥"意象清新,冲淡哀伤。
2. 最后两句最动人:说老人在九泉之下定会含笑,因为儿子(郑佥都)才华出众,如今执掌法纪(总宪纲),延续了家族荣光。

全诗亮点在于:
- 打破悼亡诗常规,不写悲痛而写传承,用"含笑"展现生命延续的欣慰
- 善用颜色对比(白发/朱衣,黄鹤/白鸥),画面感强烈
- 通过教育成果来纪念逝者,体现中国人"立德立功立言"的生命价值观

就像现代人纪念长辈时常说"您培养的孩子都很优秀",这首诗用典雅的方式表达了同样的情感:真正的生命不朽,在于精神与品格的传承。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