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自寿

五岁即知书,弹指到五十年,半百平头,非我童时非少壮;
千秋仍幻梦,放眼观千万辈,寻常色目,几人传世几神仙。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一位五十岁的人写的自嘲自勉之作,用大白话来理解就是:

上段(回忆过去)
"我五岁就开始读书,一眨眼竟然五十年过去了。现在顶着个半百的平头(中年人发型),既不是当年那个天真的小孩,也算不上年轻力壮了。"
→ 这里用"弹指"形容时间飞快,通过对比童年和现在,突出对岁月流逝的感慨。

下段(看透人生)
"年轻时总想着名垂千古,现在看这世上千千万万人,绝大多数都是普通面孔(色目指长相),真正能被后人记住的、能活成神仙般潇洒的又有几个呢?"
→ 这里用"千秋幻梦"戳破功利心,用"寻常色目"比喻平凡众生,传递出豁达的人生观:不必执着虚名,接受平凡才是常态。

整体魅力
1. 数字对比:五岁vs五十岁、千秋vs千万辈,用时间跨度制造强烈反差
2. 接地气的比喻:用"平头"代指中年形象,"色目"指路人脸,比直接说"平凡"更生动
3. 清醒的幽默感:自称既不是小孩也不算青年,像在吐槽自己的"中年尴尬期"
4. 人间清醒:最后两句像看透世事的长辈在说:"别总想着当大人物,活得通透比当神仙实在"

本质上是用自嘲的方式讲人生哲理:时间比想象中跑得快,轰轰烈烈不如活得明白。这种既调侃自己又带着智慧的语气,很容易让普通人产生共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