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隐士清贫却自得其乐的生活场景,充满生活气息和哲理意味。
前四句写的是隐士的日常生活:住在小草屋里,屋子小得像鸟巢一样,但门前种着翠绿的竹子。没有米了就去邻居家借一点,连养的鹤也能分到一口吃的;写完医书就借给僧人抄录。这些细节展现了物质虽匮乏,但精神富足的状态——房子虽小却有雅致的环境,缺粮却能与人分享,学问还能帮助他人。
中间两句讲的是隐士的生活状态:整年关着门深入研究学问,偶尔天气好就拄着拐杖去郊外走走。这一闭一开之间,体现了隐士既专注治学又不与世隔绝的平衡之道。
最后两句最有意思:诗人问著名的练湖隐居地,能不能容下他这一杯水般的小屋?这里用"杯水"和"大湖"的对比,既幽默地自嘲住所简陋,又暗含深意——真正的隐居不在地方大小,而在于心境。就像一杯水也能映照天空,再小的空间也能安放自在的灵魂。
全诗妙在用日常小事展现人生境界:住小房子、借米、抄书这些看似寒酸的事,在诗人笔下都透着从容与智慧。它告诉我们,生活的质量不在于拥有多少,而在于是否能在简单中活得丰富,在狭窄处看见广阔。
荣倪
荣倪,字天和(《金陵诗徵》卷五)。哲宗元祐间客金陵,僦居清化市,为学馆,吴可等人都曾从之学诗(《藏海诗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