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冲虚观听羽人奏乐
花宫云敛金轮高,羽人向月张云璈。
寒潭水立群龙号,翩翩鸣鹤来九皋。
瑶阶石裂山泉叫,修篁高咏长松啸。
忽如玉斧削琅玕,又如黍珠撒金盘。
响入遥天杂风雨,老猿掷枝山鬼舞。
鲍靓长吟倚琼树,足下呢喃双舄语。
寒潭水立群龙号,翩翩鸣鹤来九皋。
瑶阶石裂山泉叫,修篁高咏长松啸。
忽如玉斧削琅玕,又如黍珠撒金盘。
响入遥天杂风雨,老猿掷枝山鬼舞。
鲍靓长吟倚琼树,足下呢喃双舄语。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夜在道观中聆听道士演奏音乐的奇幻场景,充满了神话色彩和视听震撼。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
1. 场景的魔幻感 开篇就像拉开一道帷幕:月光穿透云层照亮道观(花宫),道士(羽人)对着月亮弹奏云璈(一种玉制乐器)。随后各种超自然现象接连发生:寒潭里的龙在吼叫,仙鹤从远方飞来,石阶裂开涌出山泉,连竹子松树都开始唱歌。这些描写把普通的音乐会变成了神仙显灵的奇观。
2. 音乐的感染力 诗人用一连串绝妙比喻形容乐声:像玉斧削过美玉的清脆,像珍珠撒落金盘的叮咚,又突然变成风雨交加的磅礴。最有趣的是连山中的老猿和山鬼(传说中的山中精怪)都跟着音乐起舞,说明这音乐具有唤醒万物的魔力。
3. 人仙交融的意境 结尾出现两个"彩蛋":道士鲍靓(东晋著名道士)靠着玉树吟唱,而他脚上的木屐竟然也在窃窃私语。这种亦真亦幻的描写,让读者分不清到底是人在奏乐,还是整个仙境在开音乐会,完美展现了道教"天人合一"的思想。
全诗就像用文字拍摄的奇幻电影,把道教音乐那种既空灵又震撼的特质,通过龙吟鹤唳、山崩石裂等夸张意象表现出来,让读者仿佛亲历了一场"此曲只应天上有"的音乐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