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和弥龛(四明日报主笔。)感事

白骨青燐又一年,头颅虽好不论钱。
风中野草依然在,梦里春闺剧可怜。
近水城门初失火,满朝冠带正祈天。
管弦更比烽烟甚⑴,我亦哺糟学醉颠。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战乱年代的社会惨状,通过强烈的对比手法展现人民的苦难与统治者的麻木。

首联"白骨青燐又一年,头颅虽好不论钱"用骇人的尸骨磷火意象,直白展现战争持续带来的死亡恐怖。"头颅不论钱"更暗示人命如草芥的残酷现实。

颔联"风中野草依然在,梦里春闺剧可怜"形成自然永恒与人世无常的对比。野草年年生长,而闺中思妇只能在梦中与征人相见,凸显战争对普通人家庭的摧残。

颈联"近水城门初失火,满朝冠带正祈天"是整首诗最尖锐的讽刺。一边是城门失火的紧急军情,一边却是官员们装模作样地祭天祈福,活画出统治者面对危机的荒唐作态。

尾联"管弦更比烽烟甚,我亦哺糟学醉颠"通过音乐与烽烟的对比,谴责权贵们醉生梦死的生活。诗人说自己也只能跟着装疯卖傻、借酒消愁,表面是自嘲,实则是愤懑至极的反话。

全诗像一组蒙太奇镜头:荒原白骨、思妇泪眼、失火城门、奢靡宴会,最后定格在诗人苦笑买醉的特写。这种强烈的画面感和对比手法,让读者直观感受到那个"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黑暗时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