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对比和象征的手法,表达了对女性价值的肯定和对不公平待遇的愤慨。
前两句"昔日缇萦亦如许,尽道生男不如女"借用了汉代孝女缇萦救父的典故。意思是说:古时候的缇萦就是这样(优秀),人们都说生儿子还不如生女儿。这里通过历史典故,直接反驳了"重男轻女"的传统观念。
后两句"河阳满县皆春风,忍使梨花偏带雨"运用了巧妙的比喻。"河阳满县皆春风"暗指西晋潘岳任河阳县令时全县种桃李的典故,象征美好平等的环境;而"梨花带雨"则比喻女子哭泣的凄美形象。诗人质问:明明可以创造人人如沐春风的公平环境,怎么忍心让梨花(指女性)独自承受风雨摧残?
全诗通过古今对比、男女对比,以及春风与梨雨的意象对比,既赞美了女性的才能与品德,又批判了社会对女性的不公。语言简洁但意蕴深刻,既有历史厚重感,又充满人文关怀。
康执权
康执权,字平仲(《四六谈麈》),开封(今属河南)人,寓居永嘉(《宋诗纪事》卷四八)。高宗建炎初为国子祭酒。二年(一一二八),兼权中书舍人,试给事中。三年,以显谟阁直学士奉祠。绍兴十八年(一一四八)致仕。二十七年,落致仕知泉州,寻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同上书卷一七七)。今录诗三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