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两个生动的比喻,描绘了上山和下山时的不同姿态。
上山时"像鱼穿行在柳枝间":柳枝柔软垂落,鱼儿穿梭其中必然曲折缓慢——让人联想到登山时迂回前进、气喘吁吁的样子。这个比喻既表现了山路的蜿蜒,又透露出攀登的吃力感。
下山时"像大雁排列在天空":雁群高空飞行时自然形成整齐队列,舒展流畅——暗喻下山时步伐轻快,身形舒展,甚至带着几分潇洒。与上山的困顿形成鲜明对比。
全诗仅14个字,却通过鱼和雁这两个动态意象,把登山者上下山时的体态、速度、心理都活灵活现地展现出来。最妙的是选择"柳枝"和"天空"作为背景:柔垂的柳枝强化了迂回感,开阔的天空衬托出畅快感,让比喻更加传神。这种用常见景物精准捕捉生活瞬间的能力,正是古典诗歌的魅力所在。
李虞卿
李虞卿,宋州楚丘(今山东曹县)人。真宗大中祥符中,以父昌龄荫试将作监主簿(《宋史》卷二八七《李昌龄传》)。仁宗时,历知建昌军南城县、登封县(《元宪集》卷二四、二六制词),迁盐铁判官,提点陕西刑狱。至和元年(一○五四),为利州路转运使。二年,改东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