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州

秀州人家知几多,郎君儿女唱山歌。
白马桥头拾明月,鸳鸯湖畔折夭荷。
碧水朱楼为谁恼,短箫长笛奈侬何。
共归田园对山色,江南江北更巍峨。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秀州》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生动画面,充满了生活气息和浪漫情怀。

诗的开头"秀州人家知几多"用简单直白的语言,勾勒出秀州地区人口稠密、生活热闹的场景。"郎君儿女唱山歌"进一步展现了当地百姓无忧无虑的生活状态,年轻人对唱山歌的画面跃然纸上。

中间四句通过几个典型意象展现了秀州的美丽风光。"白马桥头拾明月"把月光比作可以拾取的物品,充满想象力;"鸳鸯湖畔折夭荷"则描绘了青年男女在湖边嬉戏的浪漫场景。"碧水朱楼"与"短箫长笛"的对比,暗示了富贵人家与普通百姓各自的生活情趣。

最后两句"共归田园对山色,江南江北更巍峨"升华了全诗主题。诗人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认为无论是江南还是江北,回归自然的生活才是最美好的。这里的"巍峨"不是形容山的高大,而是暗指这种生活态度的崇高。

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像一幅水墨画般展现了江南水乡的日常生活和自然美景,传递出诗人对简单、自然生活的赞美和向往。诗中既有具体的生活场景,又有升华的人生感悟,读来令人感到亲切又富有深意。

赵孟頫

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松雪道人,又号水精宫道人、鸥波,中年曾作孟俯,汉族,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元代著名画家,楷书四大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之一。赵孟頫博学多才,能诗善文,懂经济,工书法,精绘艺,擅金石,通律吕,解鉴赏。特别是书法和绘画成就最高,开创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他也善篆、隶、真、行、草书,尤以楷、行书著称于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