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院曾渊子宅酒酣放歌

禽声兮啾啾,草色兮幽幽。
风𤍿𤍿兮火怒,泉殷殷兮血流。
屋将焚兮燕呢喃以未已,鼎沸兮虱婆娑其不休。
归去来兮,不归兮焉求(清朱绪曾《金陵诗徵》卷三六)。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动荡不安的社会图景,用自然景物和生活场景的异常变化来隐喻时代的混乱。

开头两句“禽声啾啾,草色幽幽”看似平常,但“啾啾”的鸟叫和“幽幽”的草色暗示了一种压抑不安的氛围。接着,诗人用更强烈的意象表现社会的动荡:“风𤍿𤍿兮火怒”形容风像火一样狂暴,“泉殷殷兮血流”则把泉水比作流淌的鲜血,让人联想到战乱或灾难带来的惨状。

“屋将焚兮燕呢喃以未已”是说房子快要烧毁了,可燕子还在叽叽喳喳,浑然不觉危险;“鼎沸兮虱婆娑其不休”则用锅里沸腾的热水和虱子还在蹦跳,比喻社会已经乱成一锅粥,可某些人(或势力)还在自顾自地享乐或争斗。这两句讽刺了人们在危机面前的麻木或自私。

最后一句“归去来兮,不归兮焉求”是诗人的感慨:在这样的乱世,不回家还能去哪儿呢?表达了他对安宁生活的向往,也暗含对现实的无奈和失望。

整首诗用生动的比喻和对比,把社会的混乱、人心的麻木写得淋漓尽致,既有对现实的批判,也有对平静生活的渴望,读来让人深思。

廖应淮

(1229—1280)宋建昌军南城人,字学海,号溟滓生。少有抱负,好研摩世运及方技诸家之说。年三十游杭,上疏言丁大全乱政,配汉阳军。荷枷行歌出都,见者壮之。蜀人杜可大客汉阳,言之营将,得脱戍籍;且授以邵雍先天易数学说,一授即悟。后遂于临安市楼卖卜。有《历髓》、《星野指南》、《象滋说会补》、《画前妙旨》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