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江南睡翁

金凤台头我欲仙,故人真谓翼垂天。目光射落三千尺,诗律追还五百年。

应缘又踏瀛州土,寄问骑鲸今好否。俗情限量须破除,可无忘形我与渠。

现代解析

这首《寄江南睡翁》是诗人写给一个叫“睡翁”的朋友的诗。诗句中的“寄江南”指的是寄给江南的朋友,“睡翁”是朋友的名字或绰号。下面我们逐句分析:

1. 金凤台头我欲仙,故人真谓翼垂天。
这两句的意思是,站在金凤台的高处,感觉自己仿佛要飞升成仙了,老朋友确实好像有振翅高飞的气势。这里“金凤台”可能是指一个高处的地方,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高远的理想和对朋友的赞美。

2. 目光射落三千尺,诗律追还五百年。
这句诗描述了朋友的才华横溢,他的目光锐利如箭,能洞察世间万物,他的诗歌水平堪比古代的诗人,仿佛跨越了五个世纪,依然保持着卓越的才华。这里通过夸张的手法,表达了对朋友才华的高度赞赏。

3. 应缘又踏瀛州土,寄问骑鲸今好否。
这两句是诗人表达对朋友的关心。诗人认为朋友又踏上了传说中的瀛洲(一个古代传说中的仙境),询问朋友现在是否安全。这里“骑鲸”可能是指朋友离开俗世,来到一个更为自由的理想世界。诗人通过这种方式表达了对朋友的思念和祝福。

4. 俗情限量须破除,可无忘形我与渠。
最后两句是诗人对朋友的勉励和期望。诗人认为人世间的束缚和局限是必须突破的,无论朋友身处何地,都不要忘记与自己保持联系,保持那种忘我的状态。这里“渠”是“他”的意思,诗人希望朋友能够保持自我,不管在哪里都要保持真我。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诗人对朋友才华、心境的赞美与祝福,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深厚情感和期待。

王安中

王安中(1075~1134) 北宋末、南宋初词人。字履道,号初寮。中山阳曲(今山西太原)人。年青时曾从师苏轼、晁说之。晁教以为学当谨初,故牓其室为初寮。哲宗元符三年(1100)进士。徽宗时历任翰林学士、尚书右丞。以谄事宦官梁师成、交结蔡攸获进,又附和宦官童贯、大臣王黼,赞成复燕山之议,出镇燕山府。后又任建雄军节度使、大名府尹兼北京留守司公事。靖康初,被贬送象州安置。高宗即位,又内徙道州,复任左中大夫,不久去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