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洞中仙 咏瓦罐继重阳韵

瓦罐真真实。须假良工造。十二时中下火烧。自有三光照。大肚物能容,圆正通明道。清净法身牢护持,不敢破坏了。

现代解析

这首词用大白话讲了一个瓦罐的故事,但背后藏着深刻的人生哲理。

上阕说瓦罐虽然普通,但需要好工匠用心打造("良工造"),就像人生需要不断修炼。用火烧制的过程("十二时中下火烧")比喻人生经历的磨练,而"三光照"暗示经过考验后获得的智慧光芒。

下阕把瓦罐比作人的品格。说它"大肚能容"是教人要心胸宽广,"圆正通明"指为人要正直通透。最后两句最妙,把瓦罐比作"清净法身"——意思是说人要像保护珍贵瓦罐一样,守护自己纯洁的本性。

全词妙在借物喻人: 1. 用瓦罐的烧制过程比喻人生修炼 2. 瓦罐的实用特征(能装东西、形状圆正)对应做人的美德 3. 最后升华到精神层面,说要像珍惜器物一样珍惜自己的本心

这种写法把深奥的修行道理,用日常物件说得明明白白,正是古人智慧的体现——再普通的物件里,都藏着做人的大学问。

马钰

凤翔扶风人,徙居登州宁海,字元宝,号丹阳子。初名从义,字宜甫。海陵王贞元间进士。世宗大定中遇重阳子王哲,从其学道术,与妻孙不二同时出家。后游莱阳,入游仙宫。相传妻孙氏与钰先后仙去。赐号丹阳顺化真人、抱一无为真人、抱一无为普化真君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