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作者悼念好友赵秋晓的作品,用平实的语言表达了对逝者的惋惜和对后代的欣慰。
第一句"亭亭玉树世间稀"用挺拔的玉树比喻赵秋晓出众的人品才华,说他这样优秀的人世间少有。"天与科名不与时"则惋惜他虽然天资聪颖,却生不逢时,没能获得应有的功名成就。
中间四句具体描写赵秋晓的为人:他待人宽厚,深得同族敬重;风度翩翩,结交了许多贵族朋友。作者用"吾于鲁肃情偏厚"这个典故,暗示自己和赵秋晓就像三国时期周瑜与鲁肃那样知心。而"客谓文园疾莫支"则借用司马相如患病的典故,暗示赵秋晓因病早逝。
最后两句抒发感慨:作者抚摸着书桌,既为好友的离世悲伤,又为好友有出色的儿子感到欣慰。"跨灶"这个比喻很形象,说儿子比父亲更优秀,就像灶台改良后更好用一样。
全诗情感真挚,既有对逝者的深切怀念,又有对其后继有人的欣慰,展现了真挚的友情和对生命传承的思考。诗中用典自然贴切,既增添了文化内涵,又不显得晦涩难懂。
张昭子
张昭子,字竹处。与赵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