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赵鼎之中秋不见月

四事难并今古情,春花已过秋月明。
秋气平分月先满,海风吹起云纵横。
万户千门心若祟,帘幕低垂绿窗闭。
洗杯小酌兴茫然,夜雨空阶作秋意。
一杯一杯复一杯,浮云于我何有哉。
至人胸中月常在,灯前一笑双眉开。
四时月色皆圆洁,祗是人心还自绝。
读书意气当拿云,及此幽寒谩呜咽。
和诗聊与节相酬,旅思绵绵无尽头。
明月明年何处看,神州相望更多愁。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写的是中秋夜不见月亮的遗憾,但诗人通过豁达的心态和深刻的思考,把普通的场景升华成对人生哲理的探讨。

开篇说"四事难并"(指良辰、美景、赏心、乐事难以同时具备),春花已谢,本该欣赏秋月却又被乌云遮挡。海风把云吹散又聚拢,就像人生的无常。百姓们因为看不到月亮而失望,纷纷关窗闭户。诗人却独自饮酒,听着夜雨打台阶的声音,反而觉得别有一番秋意。

接着诗人越喝越尽兴,觉得浮云遮月也没什么大不了。真正豁达的人心里永远装着明月("至人胸中月常在"),想通这点就释怀了。其实四季的月亮本来都是圆的,是人自己用烦恼把心蒙蔽了("祗是人心还自绝")。年轻人读书要有凌云壮志,何必为这点小事伤感。

最后诗人说写这首诗是为了应景,但漂泊在外的愁思绵绵不绝。想到明年不知会在哪里看月,再遥望祖国山河,更添忧愁。这里透露出诗人对家国的牵挂,使个人的赏月小事有了更深层的意义。

全诗妙在从"不见月"的遗憾出发,最终超越遗憾:外在的月亮虽被遮蔽,但心中的明月永不消失。诗人用饮酒听雨的行为,展示了如何用豁达心态化解不如意。最后将个人情绪升华为家国情怀,让普通的赏月主题有了厚重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