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 癸巳中秋后一日渝州闻喜会馆雅集,主人以民乐助兴,适逢幻庐生日,步东坡韵为寿

丝竹趁明月,摇荡素秋天。
谁将天上仙乐,来寿雪霜年。
一自文星归去,不耐尘生玉宇,潇洒下高寒。
旧侣未曾忘,相逐到人间。
倾云液,挥象管,赋芊眠。
琳琅满座,浮生何必计偏圆。
但使烟霞契合,无意唾壶敲缺,心旷海天全。
今夕是何夕,同此醉婵娟。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写的是中秋后一天,一群文人在重庆闻喜会馆聚会庆祝生日的场景。全词用轻松欢快的调子,描绘了一场风雅的文人聚会。

上片开头用"丝竹趁明月"营造出月光下音乐悠扬的美好氛围。"摇荡素秋天"把秋天写得像会跳舞一样活泼。接着用"天上仙乐"来形容现场音乐的美妙,说是专门来为过生日的"幻庐"祝寿的。后面几句写文人雅士们从天上来到人间聚会,暗示他们都是才华横溢的高雅之士。

下片具体描写聚会场景:"倾云液"是倒美酒,"挥象管"是挥笔写字,"赋芊眠"是写诗词。满座都是才华横溢的人,大家觉得人生不必计较得失("浮生何必计偏圆")。只要志趣相投("烟霞契合"),不用在意那些世俗规矩("无意唾壶敲缺"),心情就会像海天一样开阔。最后用"今夕是何夕"这个经典句式,表达大家沉醉在这美好夜晚的快乐心情。

全词把文人聚会写得既高雅又欢乐,用音乐、月光、美酒、诗词这些元素,展现了中国传统文人的风雅生活。最打动人的是那种志同道合的朋友相聚,不计较世俗得失,纯粹享受艺术和友谊的快乐心境。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