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同年陈子宪卿

陈琳才莫敌,投我郢中吟。
客舍悠然独披玩,能使清风生我襟。
陈君本是南岳奇,连城照乘重当时。
笔间解扫烟云气,海内争看鸾凤姿。
古来楚国多豪彦,风流文藻生光炫。
景差宋玉已寂寞,崔什罗含俱不见。
事往无嗟作者非,祇今又识陈君面。
十载读书云梦浔,一朝献赋金华殿。
天子临轩赐颜色,词场投笔齐嗟羡。
登龙君已擅芳名,附骥予惭接欢宴。
欢宴相过帝苑东,长条短条花蕊红。
彩毫夜赋氍毹月,锦勒朝嘶杨柳风。
与君相逢恨不早,握手相看即倾倒。
题诗正值好春时,论交况复长安道。
绿绮那能吟妙音,青尊且共开怀抱。
许身稷契何慷慨,努力班杨看挥扫。
梁栋须为大厦求,圭璋终作明堂宝。
我本烟波渔钓俦,一出风尘空浪游。
东山高卧敢自许,北阙上书今见收。
结庐梦忆山中桂,采药心悬江上洲。
恋阙思亲情共切,忽诵清词消我愁。
如君高谊古无有,沥胆披心怜独厚。
嗟我虚抛竹箨冠,看君早曳桃花绶。
青霄比翼昔同钦,黄金结交世应丑。
人生会合自有时,按剑当年悲白首。
芳草凄凄春已过,送春更有新诗否。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作者写给好友陈子宪卿的赠答诗,用热情洋溢的语言赞美了对方的才华和品格,同时抒发了自己的人生感慨。全诗可以分成几个部分来理解:

1. 赞美好友的才华
开篇用"陈琳才莫敌"(陈琳是三国著名才子)比喻陈子宪卿的文采出众。说他写的诗像清风一样让人神清气爽,是"南岳奇"(南岳衡山代指杰出人物),文章如珍宝般珍贵。特别提到虽然古代楚国(指湖南湖北一带)出过很多才子(如宋玉、景差等),但如今这些人都已不在,只有陈君继承了他们的风采。

2. 叙述好友的成就
描写陈子宪卿苦读十年后,在京城献赋给皇帝得到赏识,文坛中人都羡慕不已。用"登龙"(指飞黄腾达)形容他的成功,而作者自己谦虚地说只是"附骥"(跟着千里马的尾巴,比喻沾光)。

3. 描写相聚场景
两人在京城春天相遇,一起赏花饮酒、吟诗作赋。红的花、白的月、绿的柳构成明快画面,衬托出知音相逢的快乐。虽然相识恨晚,但一见如故,在酒宴上畅谈理想,互相勉励要像古代贤臣(稷、契)和文豪(班固、扬雄)那样建功立业。

4. 抒发人生感慨
作者自比"烟波钓徒"(隐居的渔夫),本不想做官却意外被朝廷录用。虽然身在官场,心里仍想念家乡的山水("山中桂""江上洲")。最后用"芳草凄凄春已过"暗示时光流逝,但因为有陈君这样的朋友写诗相赠,让他消解了忧愁。

全诗亮点在于:
- 用大量比喻(珍宝、鸾凤、梁栋等)突出朋友的珍贵
- 通过春天美景烘托友情的热烈
- 在赞美朋友时也坦诚自己的矛盾心理(想做隐士却当了官)
- 结尾的"芳草""送春"暗示对未来的期待,余韵悠长

本质上是一首"文人相重"的诗,展现了古代知识分子之间以才华相敬、以理想共勉的真挚情谊。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