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头语天公,殷勤推日车。

现代解析

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两句,却展现了一个非常生动的画面和情感。

第一句"举头语天公":诗人抬头对着天空说话,仿佛把天空当作一个有生命的存在(天公)。这个动作特别有画面感,就像我们平时遇到困难时会不自觉地抬头望天一样,带着一种自然而然的倾诉感。

第二句"殷勤推日车":这里的"日车"是古代人对太阳的想象,认为太阳是驾着车在天上行驶。诗人用"殷勤"这个词,显得特别诚恳、急切,好像在恳求太阳快点落山,让时间过得更快些。

整首诗的精妙之处在于:
1. 把自然现象人格化,让天空和太阳都有了人的特性,读起来特别亲切
2. 虽然没说具体原因,但通过这个动作,我们能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某种期盼或焦虑
3. 短短十个字就勾勒出一个仰望天空、喃喃自语的人物形象,很有画面感

这种写法其实很符合现代人的心理——当我们遇到无法解决的难题时,也会不自觉地对着天空说话,希望"老天爷"能帮帮忙。诗人用简单直白的语言,说出了很多人都有过的感受。

郭三益

郭三益(?~一一二八),字慎求,常州(今属江苏)人,一作嘉兴(今属浙江)人,北宋诗人。宋哲宗元祐三年(一○八八)进士。元符元年(一○九八),知仙居县(《嘉定赤城志》卷一一)。徽宗重和二年(一一一九),为吏部员外郎(《宋会要辑稿》职官六九之二)。宣和三年(一一二一),为给事中,同知贡举(同上书选举一之一五)。出知洪州。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改潭州(《北宋经抚年表》卷四)。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为荆湖南路安抚使,兼马步军都总管(《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四)。二年,同知枢密院事,卒(同上书卷一七)。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