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以古代官员下乡劝农为切入点,揭示了底层百姓的艰辛和官僚体制的问题。
前两句用反问句点明主题:如果官员不亲自下乡劝农,怎会知道农民种地的艰难?这里暗含对脱离群众的官僚的批评。
中间四句列举历史典故:唐代的"括田使"和汉代的"搜粟都尉"都是负责征收赋税的官员,暗示历代统治者都在盘剥百姓。"天下非秦越"指国家不是边远地区(秦越代表偏远),"朝端必范韩"说朝廷重臣应该像范仲淹、韩琦这样的贤臣,暗讽当时官员不如古人贤明。
最后两句直接告诫当权者:你们只顾着歌颂太平盛世,可别忘了国家潜在的危险。"注危竿"是古代测量水位预警洪灾的装置,这里比喻要居安思危。
全诗通过古今对比,揭露了官员脱离群众、粉饰太平的现象,呼吁统治者体察民情、防范危机。语言朴实但内涵深刻,既有对农民的同情,也有对统治者的警醒,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