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塘泛舟

一百五日又清明,江花冉冉鸟嘤嘤。
拂水柳条千万缕,东风不碍酒船行。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清明时节泛舟南塘的悠闲景象,语言清新自然,充满春日生机。

开头"一百五日又清明"用数字巧妙点明时间——冬至后的第105天正是清明,既准确又新颖。"江花冉冉鸟嘤嘤"用叠词"冉冉"形容江边花朵缓缓绽放的样子,"嘤嘤"模拟鸟鸣声,让人仿佛看到花影摇曳、听见鸟语啁啾。

后两句更富动感:千万条柳枝轻拂水面,与柔和的东风、缓缓前行的酒船相映成趣。诗人用"不碍"二字特别精妙,东风非但不阻挡小船,反而温柔地推送着它,将春风拟人化了。

全诗短短四句就勾勒出一幅动态的清明泛舟图:有精确的时间节点,有绽放的江花、啼叫的鸟儿、飘拂的柳枝、和煦的东风,还有随波轻摇的酒船。诗人通过这些意象的组合,传递出清明时节特有的清新明媚,以及泛舟春水的惬意心情。最难得的是,诗中不见直接抒情,但愉悦闲适的情感已自然流淌在字里行间。

张掞

(995—1074)齐州历城人,字文裕。张揆弟。幼笃孝。举进士。知益都县,督赋租置里胥不用,而民以时入,石介为献《息民论》。历龙图阁直学士、知成德军。入判太常、司农寺,累官户部侍郎致仕。忠笃诚悫,事兄如父,为乡党矜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