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古老寺庙的沧桑景象,同时融入了对佛门哲理的思考。
前四句通过寺庙的历史遗迹展开:首句说这里是佛教正宗传承之地,第二句感叹不知从何时起这座山门开始镇守人间虚幻。三四句用两个具体典故——"留衣人"可能指高僧留下袈裟,"瘗舌坟"传说有僧人埋舌明志,如今只留下空荡的遗迹,暗示佛法传承中的动人故事。
五六句转向景物描写:老树在烟雾中静静生长,见证岁月流逝;凋落的花瓣伴着鸟鸣,从早到晚循环不息。这两句用自然景物烘托出寺庙的静谧与永恒。
最后两句点明主旨:要想理解佛门"不二法门"的深奥道理(即超越对立、直指本心的境界),就需要像我们这样细细研读残存的碑文。这里把抽象的佛理转化为具体的读碑场景,让哲理思考显得亲切可感。
全诗巧妙地将历史遗迹、自然景物与佛法思考融为一体,通过可见的"物"引发对不可见的"道"的思索,在沧桑感中透出智慧的灵光。语言平实但意境深远,能让读者在感受古寺风貌的同时,也获得心灵上的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