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雁图

理卷霜毛宿晚汀,旅魂应自绕秋冥。
西风莫搅蒹葭水,月苦沙寒易得醒。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只大雁在秋夜栖息时的孤独与警觉,通过自然景物传递出漂泊者的愁绪。

前两句写大雁收起沾着白霜的羽毛,在夜晚的沙洲上歇脚。它的灵魂仿佛还飘荡在秋天的夜空里,暗示它长途迁徙的疲惫和无法安眠的状态。这里用"旅魂"二字,把大雁比作漂泊的旅人,赋予动物人的情感。

后两句是诗人对西风的请求:别去搅动芦苇丛中的水面,因为月光清冷、沙滩寒凉的环境下,大雁很容易被惊醒。这里用"莫搅"这个动作,把无形的风写得像顽皮的孩子,而"月苦沙寒"四个字则用拟人手法,让月光和沙滩都带上苦涩的寒意。

全诗妙在处处写雁,又处处暗含人生况味。大雁的警觉不安,恰似人在异乡的敏感脆弱;西风搅水的威胁,就像生活中突如其来的变故;而"易得醒"三个字,更是道尽了漂泊者难以安眠的常态。诗人用细腻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把常见的秋夜雁栖场景,写成了触动心灵的羁旅诗篇。

张泰

(1436—1480)苏州府太仓人,字亨父,号沧州。少与同里陆釴、陆容齐名,号称“娄东三凤”。天顺八年进士,授检讨,迁修撰。恬淡自守。诗名亚李东阳,弘治间艺苑皆称李怀麓、张沧州。书法亦翩翩可喜。有《沧州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