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州遍 其三

甘州遍,羌笛又将残。
听声寒。
黄花碎叶,雕戈铁马,茫茫飞雪满燕山。
边角静,戍衣单。
红闺万里梦断,都护请生还。
雁帛远,风急堕旌竿。
望长安。
甘泉铙吹,何日达萧关。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描绘了边关将士的艰苦生活和思乡之情,语言直白却充满画面感。

上片用声音和景象带我们进入边关场景:开篇"甘州遍"点明地点在西北边塞,"羌笛又将残"用笛声即将停止暗示时间已到深夜。接着"听声寒"三字让读者仿佛能感受到寒风中传来的凄凉笛声。随后用"黄花碎叶"的凋零、"雕戈铁马"的兵器、"茫茫飞雪"的严寒,层层叠加出边关肃杀的氛围,最后"满燕山"三个字把整个画面推向壮阔。

下片转向人物描写和心理刻画:"边角静"与"戍衣单"形成强烈对比,寂静的边关更凸显将士衣衫单薄的凄凉。"红闺万里"突然转到家乡妻子的视角,用"梦断"说明连梦中相见都难以实现。"都护请生还"是整首词最直白的呐喊,道出将士们最朴实的愿望。后面"雁帛远"指家书难至,"风急堕旌竿"连军旗都被狂风吹落,进一步渲染环境的恶劣。结尾"望长安"与"何日达萧关"的呼应,既是将士们眺望家乡的写照,也是渴望胜利归来的心声。

全词就像一组电影镜头,先展示边关的苦寒环境,再聚焦将士们的生存状态,最后定格在他们遥望故乡的身影上。没有刻意煽情,但通过"笛声""飞雪""单衣""断梦"这些具体意象,让读者真切感受到戍边生活的艰辛和将士们对回家的渴望。特别是"请生还"这个细节,直接道出生命最本真的诉求,比任何豪言壮语都更有力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