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山十景 浮屠绾胜两首之二 其十一

谁将手影布神通,仙掌淩空结构重。震旦名山膺九锡,巽门文笔插双峰。

翠微四壁开生面,金粟三天现法容。漫向慈恩誇做赋,滇南此日壮登封。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的是云南鸡足山的壮丽景色和佛教文化氛围,用生动的比喻和夸张手法展现自然与人文交融的奇观。

前两句用"手影布神通"形容山峰如仙人手掌凌空而立,建筑层层叠叠,仿佛有超自然的力量在操控。这里把静态的山景写得充满动感和神秘色彩。

中间四句通过地理典故突显鸡足山的地位:"震旦"(古印度对中国的称呼)说它是中华名山中的佼佼者,"巽门文笔"把双峰比作插向天空的毛笔。后两句则用佛教意象,"金粟三天"指佛光普照,"法容"形容山形如庄严佛像。

最后两句笔锋一转,说不要只夸赞长安慈恩寺的题诗(暗指唐代文人常在此赋诗),如今在云南也能见证这般值得记载的盛景。诗人通过对比,突出滇南山水的独特价值。

全诗妙在将实景虚写:山峰变成佛掌,云雾化作经文,让读者不仅看到风景,更感受到浓厚的宗教气息。这种将自然景观人格化、神圣化的写法,正是中国传统山水诗的魅力所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