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翁将归婺女因为江西游有长篇留别社中次韵送之
旷士隘宇宙,孰为君家山。
逸兴渺湖海,孰遣君意还。
胡然动行色,便欲生惨颜。
新篇写襟素,和章就词班。
亦念尘坱客,肯照窗几间。
怀旧徒感怆,搜语愧冥顽。
两年重忧患,悲涕不胜潸。
一身缠疢疾,形骸顿已孱。
吁天凡几疏,无路扣九关。
望绝钟鼎贵,分甘茅衡跧。
薾然一疲驽,不愿十二闲。
送君为心折,把酒惭量悭。
行行速京洛,去去难追攀。
莫上八咏楼,且宿双溪滩。
为问赤松子,世道何其艰。
逸兴渺湖海,孰遣君意还。
胡然动行色,便欲生惨颜。
新篇写襟素,和章就词班。
亦念尘坱客,肯照窗几间。
怀旧徒感怆,搜语愧冥顽。
两年重忧患,悲涕不胜潸。
一身缠疢疾,形骸顿已孱。
吁天凡几疏,无路扣九关。
望绝钟鼎贵,分甘茅衡跧。
薾然一疲驽,不愿十二闲。
送君为心折,把酒惭量悭。
行行速京洛,去去难追攀。
莫上八咏楼,且宿双溪滩。
为问赤松子,世道何其艰。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叫花翁的朋友要离开大家回老家(婺女指浙江金华一带),诗人依依不舍写下这首送别诗。全诗用大白话可以分成三层意思:
第一段(开头到"和章就词班")是说花翁这个人性格豁达,像宇宙一样宽广,现在突然说要走,让人看着他的行李就难受。诗人特地写了新诗表达心意,还和朋友一起写了和诗送他。这里用"旷士""逸兴"这些词夸朋友心胸开阔,像湖海一样潇洒。
第二段("亦念尘坱客"到"不愿十二闲")诗人开始倾诉自己的苦闷:这两年遭遇很多不幸,身体也垮了,向上天诉苦也没人听,早就放弃了当官发财的念头,现在像匹生病的瘦马,连马厩都不想进。这里"十二闲"指贵族养马的高级马厩,诗人用这个比喻说自己已经不想追求荣华富贵了。
第三段("送君为心折"到最后)直接写送别的不舍:喝酒送行都觉得酒量不够,劝朋友别去登八咏楼(金华名胜),不如在双溪滩住下。最后两句突然升华,借道教神仙赤松子之口,感叹世道艰难,其实是在表达对现实的不满。
全诗妙在把送别写得特别真实:先夸朋友,再倒自己的苦水,最后叮嘱朋友路上小心。最打动人的是那种"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觉,表面送别,实际也在抒发自己的失意。特别是用"疲驽"(累垮的劣马)自比,和"十二闲"(豪华马厩)对比,普通人看了都能懂他混得有多惨。最后问神仙"世道怎么这么难",其实是所有普通人的共同感慨。
杜范
(1182—1245)宋台州黄岩人,字成之,号立斋。宁宗嘉定元年进士。累迁殿中侍御史,极言台谏失职之弊。理宗嘉熙二年知宁国府,发粟赈饥,镇压两淮饥民反抗。还朝,累拜吏部侍郎兼中书舍人,数上疏抨击朝政积弊。淳祐四年,擢同知枢密院事,次年拜右丞相,上书言五事,继又上十二事,条陈当朝利病,提出为政主张。卒谥清献。有《清献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