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次西华

雁过停舟处,徘徊野色迟。
城根流水抱,岸角断桥垂。
烟集栖埤鸟,风寒牧马陂。
岂堪今夜宿,短笛隔船吹。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黄昏的江边小景,充满旅途中的孤寂感。

开头两句写大雁飞过时诗人停船靠岸,在荒凉的野色中独自徘徊。"雁过"点明秋季,"野色迟"暗示黄昏时分,营造出苍茫寂寥的氛围。

中间四句用细腻的笔触勾勒江边景物:城墙根下流水环绕,断桥从河岸斜斜垂下,炊烟聚集处有鸟儿栖息,寒风中可见放牧的马匹。这些意象看似平常,但"断桥""风寒"等词透露出衰败与寒意,暗示诗人内心的孤寂。

最后两句突然转入听觉描写:本来就不堪忍受今夜独自停宿,偏偏又听见邻船传来断断续续的笛声。这个结尾巧妙,用笛声的"隔船"感强化了人与人之间的疏离,让整首诗的孤寂感达到顶点。

全诗就像一组电影镜头,从天空的雁群拉到江边的断桥,最后定格在夜色中孤独的船只。诗人没有直接抒情,但通过对景物的白描,让读者自然感受到旅途中的寂寞与惆怅。最打动人的是那种"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意境——当别人在船上吹笛取乐时,诗人却沉浸在无法排遣的孤寂中。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