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调】斗鹌鹑_阙盖荷枯,

阙盖荷枯,辞柯叶舞,败叶苍苍,残花簌簌。露滴梧桐,霜欺翠竹。景消疏,人凄楚,心上离愁,腮边泪珠。

【小桃红】半帘花影也扶疏,冷落了迎风户。噪晚寒蝉断肠处,谩惆躇,西风夜送帘纤雨。清灯一点,知人潇洒,相伴影儿孤。

【醉中天】彩扇空题句,锦纸谩修书。海角天涯鱼雁疏,千里云山阻。寂寞闲庭院宇,芳心一寸,愁眉两叶难舒。

【天净沙】正欢娱阻隔欢娱,道心毒果是心毒,生拆散吹箫伴侣。不堪言处,痛伤怀凤只鸾孤。

【金蕉叶】没缘受似水如鱼,有分受些枕冷衾寒。地狱海誓山盟,肺腑对何人告诉。

【眉儿弯煞】难由绪,没是处,吃紧有统镘的姨夫。果必是个风流俊人物,又不敢道间阻,间阻,免得那些月底星前悄受苦。

现代解析

这首曲子描绘了一个孤独凄凉、饱受相思之苦的女子形象,用通俗易懂的现代语言分析如下:

第一段(斗鹌鹑)
开篇用"枯荷""落叶""残花"这些秋天衰败的景物,营造出萧瑟的氛围。梧桐叶上的露水、被霜打蔫的翠竹,这些自然景象都在暗示女子内心的孤寂。她满脸泪痕,心里装满了离别的痛苦,就像眼前的景色一样荒凉。

第二段(小桃红)
女子独守空房,连花影都显得稀疏冷清。寒蝉的叫声让她更加心碎,秋风夜雨更添愁绪。屋里只有一盏青灯作伴,灯光照出她孤单的身影——这种"灯下独影"的描写特别能让人感受到她的无助。

第三段(醉中天)
她想写信倾诉,可彩扇题诗、锦纸修书都是徒劳。爱人远在天涯,连书信都难以送达。庭院深深,她的心就像被愁眉锁住一样无法舒展。这里用"一寸芳心""两叶愁眉"这样具体的尺寸形容,让抽象的感情变得可视化。

第四段(天净沙)
直白地道出痛苦根源:本该欢聚却被硬生生拆散。"心毒"二字带着怨恨,指责那个拆散他们的"姨夫"(可能是家长或媒人)。用"凤只鸾孤"比喻,就像被迫分离的恩爱夫妻。

第五段(金蕉叶)
抱怨命运不公:别人可以如胶似漆,自己却只能独守寒被。当初的海誓山盟成了空话,这些心事又能向谁诉说呢?"地狱"这个词用得很重,强调誓言落空的痛苦程度。

结尾(眉儿弯煞)
展现矛盾心理:既担心那个有钱有势的"姨夫",又隐约期待对方是个体面人物。这种纠结让她不敢反抗,只能继续忍受月下独酌的相思之苦。"月底星前悄受苦"这个画面,把无形的思念变成了具体可感的场景。

整体魅力
全篇像一组电影镜头:从枯荷落叶的环境特写,到灯下独坐的人物近景,再切换到回忆往昔的蒙太奇。用"以景写情"的手法,让自然景物都带着人的情绪。最打动人的是那种"想爱不能爱"的煎熬,以及古代女性在婚姻问题上的无力感,这些情感穿越时空依然能引起共鸣。

王修甫

王修甫 ,东平(今属山东省)人。约生于金末,卒于元世祖至元十年(1273年)。一生漫游齐、梁、燕、卫之间,能诗善词,与王恽相交善。恽称其“樊川风调锦囊诗”,“望君冠盖凤凰池”。《秋涧集》卷七十四有《水调歌头》《送王修甫东还》词,卷十四有《赠王修甫》、卷十六有《挽王修甫》诗。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