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明上人见赠

六见月华亏又盈,却来松下笑相迎。
事销腊雪浑非旧,人似寒梅独有情。
香火旧缘生理足,烟霞新志著书成。
明朝又入千峰去,独恐时人识姓名。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修行者与老友重逢又别离的场景,充满禅意与人生感悟。

前两句写时间流逝:诗人说已经六次看到月亮圆了又缺(约半年时间),如今老友在松树下笑着迎接自己。这里用月亮的变化暗示时光飞逝,松树则象征坚贞的友谊。

中间四句是核心: - 往事如融化的腊月积雪般消散,但人却像寒梅一样保持着真挚情谊。这里用"雪消梅开"的对比,说明物质世界在变,真情不变。 - 诗人说自己日常修行(香火)已能满足基本需求,如今更向往山水之间(烟霞)著书立说。展现从物质追求到精神追求的转变。

最后两句意味深长:明天又要进山修行,却担心被人认出名声。这透露出修行者既想保持清净,又难舍尘缘的矛盾心理。就像现代人既想追求理想,又怕被现实牵绊的处境。

全诗用雪、梅、松等意象,将修行生活写得生动不枯燥。最打动人的是那种"变与不变"的感悟——岁月会改变很多,但真挚的情感和对理想的追求永不褪色,这种境界在今天依然能引起共鸣。

王铚

王铚,生卒年月不详。字性之,自号汝阴老民,世称雪溪先生。高宗建炎四年(1130),纂集太宗以来兵制。绍兴四年(1134)书成,赐名《枢庭备检》。后罢为右承事郎,主管台州崇道观,续上《七朝国史》等。九年,为湖南安抚司参议官。晚年,遭受秦桧的摒斥,避地剡溪山中,日以觞咏自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