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史馆雪夜排闷

久坐危楼瑟瑟风,冥蒙夜裹一灯红。
江天共荡寒潮里,雨雪渐多残醉中。
剩有琴书供涕笑,谁从字句记泥鸿。
侧身大梦柯将烂,欲罢枯枰局未终。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雪夜独坐编史馆的文人形象,通过环境与心境的交织,传递出深沉的历史感慨和人生无奈。

环境渲染: 开篇用"危楼瑟瑟风""夜裹一灯红"勾勒出孤寂场景——老旧的楼阁里寒风刺骨,黑夜中只有一盏孤灯亮着。这种环境描写既真实(冬夜办公的寒冷)又象征(历史研究的孤独)。

情感递进: 中间两联展现复杂情绪。"寒潮""雨雪"不仅是天气,更暗示历史研究的冰冷沉重;"残醉"说明借酒消愁却愁更愁。"琴书涕笑"是苦笑——这些典籍既带来慰藉又令人伤感;"字句泥鸿"则感叹历史记载的模糊不清,就像雪地脚印终会消失。

人生隐喻: 结尾用"大梦柯烂"(南柯一梦的典故)和"枯枰未终"(下不完的棋局)两个比喻,道破核心:历史研究如同大梦将醒时发现徒劳无功,但又不甘心就此放弃。这种"明知徒劳仍要坚持"的矛盾心理,正是文人坚守文化传承的悲壮写照。

全诗妙在将具体的工作场景(编史馆雪夜)升华为普遍的人生困境,用"寒夜独灯—历史迷雾—人生棋局"的层层比喻,让读者感受到知识分子的文化使命感与历史虚无感之间的撕扯。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