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春

感事伤怀谁得知,故园閒日自晖晖。
江南地暖先花发,塞北天寒迟雁归。
梦里江河依旧是,眼前阡陌似疑非。
无愁只有双蝴蝶,解趁残红作阵飞。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沉的怀旧之情和春日的感触。诗人对时间的流逝和生活的变迁感到深深的感慨和怀旧。让我们逐句解析这首诗。

首句“感事伤怀谁得知”,诗人表达了自己因为生活中的事情而感到伤心,并且无人能理解他的心情。这里可以看出诗人感到孤独和无助。

第二句“故园闲日自晖晖”,诗人回忆起在故园的日子,阳光照耀,温暖而安逸。这里的“晖晖”形象地描述了阳光的明媚,也反映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和对现在的失落。

第三句转向自然景象的描述,“江南地暖先花发”,诗人可能身处江南,感受到那里的温暖气候,花朵早早地开放,生机勃勃。

第四句“塞北天寒迟雁归”,又转向塞北的景象,那里的天气寒冷,大雁归来的时间也晚了。这里形成了一种对比,一方面表现了地域的差异,另一方面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

第五句“梦里江河依旧是”,诗人表达了在梦中,那些过去的景象依旧清晰,江河依旧流淌。这里表现了诗人对过去的深深怀念。

第六句“眼前阡陌似疑非”,现实与梦境的对比更加明显,眼前的景象让诗人感到陌生和不确定,这也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过去的依恋。

最后两句“无愁只有双蝴蝶,解趁残红作阵飞”,诗人观察到蝴蝶无忧无虑地在残花中飞舞,似乎在告诉人们,即使生活中有困难和挫折,也要像蝴蝶一样,享受每一刻,尽情飞舞。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深深怀念和对现实的失落,同时也表达了对生活的希望和乐观态度。诗人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内心的矛盾和挣扎,最后以蝴蝶的形象表达出对生活的希望和乐观的精神面貌。

施宜生

(?—1160)邵武人,原名达,字明望。徽宗政和四年擢第,授颍州教授。钦宗靖康元年走江南。以罪北逃事伪齐。齐废归金,累迁翰林侍讲学士。金完颜亮正隆四年使宋贺正旦,以隐语“今日北风甚劲”及“笔来”暗示金将南侵。使还,其副使告发,被烹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