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挽王烈妇联》用简洁有力的语言,歌颂了一位为坚守信念而殉节的女性,同时暗含对时代道德沦丧的批判。
前两句"一死相从,饮恨绝胜望夫石":
用"望夫石"这个典故(传说中妻子化为石头等待丈夫归来)作对比,说这位烈妇选择殉节的行为,比被动等待更令人震撼。"饮恨"二字点明她是带着遗憾离世,但正是这种主动赴死的选择,比传说更悲壮。
后两句"三纲久废,闻风顿忆首阳山":
"三纲"指传统道德规范,作者感叹这些规范早已被世人遗忘。但听到烈妇的事迹后,立刻联想到"首阳山"——这是商朝遗民伯夷叔齐宁死不食周粟的地方。这个类比把烈妇比作坚守气节的古代贤人,在道德沦丧的时代,她的行为就像黑暗中的火炬。
全诗最打动人的地方在于:
1. 用对比手法突出烈妇的可贵——与麻木的社会对比,与被动等待的传说对比
2. 用典自然贴切,望夫石和首阳山都是大众熟悉的典故,能引发共鸣
3. 短短两句就完成了从个人悲剧到时代批判的升华,既有对逝者的敬意,也有对世道的痛心
这种挽联的魅力在于,它不仅是哀悼一个人,更是通过一个人的选择,折射出一个时代的道德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