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篇
白马如飞龙,金鞍耀朝日。
腰下瑶房开,龙泉山可劈。
上堂辞二亲,誓不顾家室。
西出长安门,驰突如风疾。
遥望白龙堆,欲𢷬玄狐窟。
羯胡撼地来,北风吹觱篥。
交刃阵云昏,弯弓昴宿失。
登坛斩楼兰,传檄收哈密。
功成勒天山,关河置津驿。
部列五校屯,凯旋六师卒。
天子燕武英,太史秉直笔。
岂恤万户封,所贵吾事毕。
腰下瑶房开,龙泉山可劈。
上堂辞二亲,誓不顾家室。
西出长安门,驰突如风疾。
遥望白龙堆,欲𢷬玄狐窟。
羯胡撼地来,北风吹觱篥。
交刃阵云昏,弯弓昴宿失。
登坛斩楼兰,传檄收哈密。
功成勒天山,关河置津驿。
部列五校屯,凯旋六师卒。
天子燕武英,太史秉直笔。
岂恤万户封,所贵吾事毕。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英勇无畏的白马骑士出征边塞、保家卫国的壮烈故事,充满英雄豪情和家国情怀。
开篇用"白马如飞龙"的比喻,生动展现了骑士策马奔腾的英姿,金马鞍在朝阳下闪闪发光,腰间的宝剑锋利到能劈开山峰。这些夸张的描写都是为了突出主人公的非凡气概。
中间部分讲述骑士辞别父母、西出长安的决绝。他远赴白龙堆(西北边塞)讨伐敌人,在狂风中与胡人交战。这里用"北风吹觱篥"(一种乐器声)来形容战场风声,既写实又富有诗意。交战时刀光剑影遮天蔽日,连天上的星星都看不见了,凸显战斗的激烈。
后段写骑士大获全胜:攻下楼兰、收复哈密,在天山刻石记功,沿途设置驿站。军队整齐列队凯旋,皇帝设宴庆功,史官如实记录他的功绩。但骑士最看重的不是封赏,而是完成了保家卫国的使命。
全诗通过夸张的比喻、生动的战场描写和圆满的凯旋结局,塑造了一个忠勇报国的英雄形象。最打动人的是结尾处骑士淡泊名利的态度,凸显了真正的英雄情怀。诗中"龙泉宝剑""楼兰""天山"等意象都充满边塞特色,读来豪气干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