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后同子俊游何山次韵四首 其三

兵革时犹动,山林日就荒。
子真思隐遁,詹尹问行藏。
有意随三饭,无人馈五浆。
远山湖外白,立马见微茫。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战乱年代里一个知识分子渴望归隐山林却又内心矛盾的心境。

前两句直接点明时代背景:战事频繁,山林日渐荒芜。这种环境让诗人产生了隐居的念头。"子真"是汉代著名隐士,"詹尹"是占卜官,这里诗人用这两个典故表达自己在仕与隐之间的挣扎。

中间四句生动展现了诗人的困境:想学古人粗茶淡饭隐居,却连最基本的饮食都难保障;想找人占卜问前程,又无人可问。这种物质与精神的双重困顿,反映了乱世中文人的普遍遭遇。

最后两句笔锋一转,将视线投向远方:湖对岸的远山泛着白光,诗人驻马远望,只见一片朦胧。这个开放式结尾很有韵味,既像是看不清前路的迷茫,又像是超脱尘世的淡然,给读者留下想象空间。

全诗语言朴实但情感真挚,通过日常细节展现了大时代下小人物的生存困境,那种既想逃避现实又不得不面对的矛盾心理,至今仍能引起现代人的共鸣。特别是最后那个"微茫"的画面,把说不清道不明的人生况味都浓缩在其中了。

赵孟頫

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松雪道人,又号水精宫道人、鸥波,中年曾作孟俯,汉族,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元代著名画家,楷书四大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之一。赵孟頫博学多才,能诗善文,懂经济,工书法,精绘艺,擅金石,通律吕,解鉴赏。特别是书法和绘画成就最高,开创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他也善篆、隶、真、行、草书,尤以楷、行书著称于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