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意 杨花

凭谁解说。
伴冶春到处,春更妍热。
夕照阑干,寄语东风,帘栊底倩轻揭。
青萍归路留芳沼,有十里、芙蕖清绝。
只惺忪、鶗鴂声中,扑帐春云如雪。
不惜高低起逐,笑情致、缱绻痴竟成黠。
巷陌楼台,树且依依,那更为人惜别。
迷离飞作天涯影,浑不辨、玉珂金埒。
漫怜伊、飘泊难持,料也中心如结。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写的是春天里轻盈飘舞的杨花,通过杨花的视角展现了一种既美丽又带着淡淡哀愁的春日意境。

上片(前八句)描绘杨花在春光中自由飞舞的场景: 1. 开篇用"凭谁解说"制造悬念——谁能说清杨花的心思呢?它跟着热闹的春天到处飞舞,反而让春意更浓烈了。 2. 夕阳下的栏杆边,杨花仿佛在托东风传话,轻轻掀起人家的窗帘。这里把杨花比作调皮的精灵。 3. 飞过漂着浮萍的池塘,又掠过十里荷花盛开的湖面,荷花清雅绝伦,但杨花毫不在意。 4. 在杜鹃鸟的啼叫声中,杨花像春雪一样扑向人们的帐幔,带着半梦半醒的慵懒姿态。

下片(后八句)写杨花漂泊的命运: 1. 杨花忽高忽低地追逐春风,看似深情缠绵,实则带着狡黠的调皮。它飞过街巷楼台,像依恋树木般徘徊不去,却不会为离别而伤感。 2. 漫天飞舞的杨花渐渐变成模糊的天边影子,连贵族车马(玉珂金埒)的华贵装饰都分不清了。 3. 最后词人感叹:别可怜这些漂泊无依的杨花了,它们看似柔弱,其实内心早就打定了漂泊的主意(中心如结)。

全词妙处在于: 1. 把不起眼的杨花写得活灵活现,既像顽皮的孩子,又像看透世事的旅人。 2. 用杨花的"没心没肺"反衬人的多愁善感——人说杨花漂泊可怜,其实杨花自己乐在其中。 3. 画面感极强,从特写镜头(扑帐)到远景(天涯影),宛如一组春日电影镜头。

本质上是在说:生命可以像杨花一样,既享受当下的自由,又坦然接受漂泊的命运。这种举重若轻的生活态度,正是这首词的独特魅力。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