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用韵
浮艳誇春苑,贞耐还秋花。
有菊与芙蓉,谁能分等差。
金蕊含朝晖,丹脸粲夕霞。
素商太冷淡,岁晚生光华。
诗人抱幽独,东篱爱天葩。
可惜亭亭姿,误以脂粉加。
知音须子期,知味须易牙。
临风慨千古,云海浩无涯。
有菊与芙蓉,谁能分等差。
金蕊含朝晖,丹脸粲夕霞。
素商太冷淡,岁晚生光华。
诗人抱幽独,东篱爱天葩。
可惜亭亭姿,误以脂粉加。
知音须子期,知味须易牙。
临风慨千古,云海浩无涯。
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对比手法赞美了菊花和芙蓉的独特美,同时暗含对世俗审美的反思。
前四句直接点出春天的花虽然艳丽,但秋天的菊花和芙蓉更有坚韧品格,难分高下。"金蕊"四句用朝阳中的金色花蕊和晚霞般的红晕,描绘出秋花绚丽的视觉效果,并指出它们虽然在冷清的秋天开放,却在年末焕发光彩。
中间六句表达了诗人的价值观:他偏爱东篱边自然天成的菊花,惋惜人们用庸俗的脂粉标准来评判这些亭亭玉立的花朵。这里"脂粉"暗喻世俗对表面华丽的追捧。
最后四句用"伯牙子期"的知音典故和"易牙辨味"的典故,强调真正欣赏这些花需要懂行的知音。结尾的"云海浩无涯"既写景又抒情,表现出诗人面对世俗偏见时的豁达胸怀。
全诗通过秋花与春花的对比,倡导一种不随波逐流的审美观,赞美那些在逆境中依然保持本真之美的品格。诗人以花喻人,表达了对保持本真、不迎合世俗这种生活态度的赞赏。
杜范
(1182—1245)宋台州黄岩人,字成之,号立斋。宁宗嘉定元年进士。累迁殿中侍御史,极言台谏失职之弊。理宗嘉熙二年知宁国府,发粟赈饥,镇压两淮饥民反抗。还朝,累拜吏部侍郎兼中书舍人,数上疏抨击朝政积弊。淳祐四年,擢同知枢密院事,次年拜右丞相,上书言五事,继又上十二事,条陈当朝利病,提出为政主张。卒谥清献。有《清献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