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仙引

若有人兮山之曲,驾青虬兮乘白鹿,往从之游愿心足。
披涧户,访岩轩,石濑潺湲横石径,松萝幂zx掩松门。
下空濛而无鸟,上巉岩而有猿。怀飞阁,度飞梁。
休余马于幽谷,挂余冠于夕阳。曲复曲兮烟庄邃,
行复行兮天路长。修途杳其未半,飞雨忽以茫茫。
山坱轧,磴连褰。攀旧壁而无据,溯泥溪而不前。
向无情之白日,窃有恨于皇天。回行遵故道,
通川遍流潦。回首望群峰,白云正溶溶。
珠为阙兮玉为楼,青云盖兮紫霜裘。
天长地久时相忆,千龄万代一来游。

现代解析

这首《怀仙引》描绘了一个人追寻神仙的奇幻旅程,充满了浪漫的想象和细腻的自然描写。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理解它的魅力:

首先,诗歌开篇就营造出神话般的氛围。主人公想象自己遇到山中仙人,驾着青龙、骑着白鹿,渴望跟随他们遨游仙境。这种开篇直接把人带入一个超现实的奇幻世界,让读者感受到对仙境的向往。

接着,诗中用大量生动的自然景物描写追寻的过程。穿过山洞、跨过溪流、走过松萝掩映的小路,这些细腻的描写让仙境之旅显得真实可感。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上巉岩而有猿"、"下空濛而无鸟"这样的对比描写,既展现了山势的险峻,又营造出神秘空灵的氛围。

在追寻过程中,诗人也表达了现实的阻碍。飞雨茫茫、山路难行、泥溪挡道,这些困难让主人公产生"窃有恨于皇天"的感慨。这种挫折感的描写,让奇幻的求仙故事有了真实的情感厚度。

最后,诗歌以宏大的想象收尾。回望群峰时,白云中浮现出用珍珠美玉建造的仙家楼阁,表达了"天长地久"的永恒向往。这个结尾既浪漫又带着一丝惆怅,因为仙境虽美,却只能"千龄万代一来游",可望而不可即。

整首诗最打动人的地方,在于它把人类对超脱尘世的永恒向往,用如此形象生动的画面表现出来。那些艰难险阻的描写,又让这种向往显得更加珍贵。诗人用行走山水的实际体验,来表达精神层面的追求,让虚幻的仙境梦想有了踏实的质感。

卢照邻

卢照邻,初唐诗人。字升之,自号幽忧子,汉族,幽州范阳(治今河北省涿州市)人,其生卒年史无明载,卢照邻望族出身,曾为王府典签,又出任益州新都(今四川成都附近)尉,在文学上,他与王勃、杨炯、骆宾王以文词齐名,世称“王杨卢骆”,号为“初唐四杰”。有7卷本的《卢升之集》、明张燮辑注的《幽忧子集》存世。卢照邻尤工诗歌骈文,以歌行体为佳,不少佳句传颂不绝,如“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等,更被后人誉为经典。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