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

突兀浮金出浪花,江淮一览浩无涯。
谁依玉鉴光中住,知是法成禅老家。

现代解析

这首《金山》诗描绘了金山寺的壮丽景象,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简洁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金山寺及其周围环境的深刻感受。

1. 起句描绘金山寺的巍峨:“突兀浮金出浪花”,诗人运用了“突兀”这个词来形容金山寺的高大挺拔,仿佛从海浪中突显而出。紧接着,“浮金”一词则形象地描绘了金山寺被金色光芒环绕的景象,给人一种既神圣又壮观的感觉。“出浪花”则暗示了金山寺处在江水之中,意象新颖且富有诗情画意。

2. 次句拓展视野:“江淮一览浩无涯”,这里的“江淮”指的是长江和淮河两大水系,诗人在这里展现了金山寺所处地理位置的广阔与壮丽,“一览浩无涯”则形象地描述了从金山寺可以远眺的广阔江面,给人以开阔的感觉。这句话不仅赞美了自然美景,也间接衬托了金山寺的宏大与重要。

3. 第三句引入人物:“谁依玉鉴光中住”,“玉鉴”指的是明镜,此处比喻金山寺的光辉和美丽。诗人以玉鉴为喻,突出了金山寺的明亮与洁净,同时也赋予了金山寺一种神圣的气质。这一句通过设问的方式引出了下一句的人物。

4. 最后一句揭示答案:“知是法成禅老家”,诗人最后点明,这里的主人公是法成禅师。这不仅直接回答了上一句的问题,也暗示了金山寺的历史文化价值和禅宗文化的重要性。法成禅师是金山寺的著名高僧之一,他的居住地被描绘得如此美丽,也反映了诗人对这位高僧的崇敬之情。

整首诗通过描绘金山寺的美丽景色和与禅宗文化的联系,传达了一种宁静、超脱的意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和宗教文化的深刻感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