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周畏斋韵赠敖气完贰尹 其四

读书非但富文章,浩气真成隘八荒。阊阖排云馀谏草,江山搜景满诗囊。

才名不负三场选,忠爱焉能一饭忘。却笑江州沦落者,琵琶声里泪沾裳。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讲的是读书的真正意义和文人的气节,用对比手法突出了两种不同的人生态度。

前四句说读书不只是为了写好文章,更重要的是培养浩然正气,这种精神气概能充满天地之间。诗人回忆自己曾向皇帝进谏("阊阖"指皇宫),现在那些谏书草稿还在;平时游山玩水时,把见到的美景都写进诗里。这说明他既关心国家大事,又有文人雅趣。

五六句自豪地说:我的才学配得上科举功名("三场选"指科举考试),对国家的忠诚连吃饭时都不敢忘记。这是典型儒家知识分子的自我要求。

最后两句突然转折,嘲笑那些在江州(今九江)失意的人,只会对着琵琶抹眼泪。这里暗用白居易《琵琶行》的典故,白曾被贬江州,诗中写听琵琶女弹奏而落泪。诗人认为,真正的文人应该像他这样保持气节,而不是像白居易那样沉溺于个人感伤。

全诗通过对比,展现了两种文人形象:一种是胸怀天下、忠君爱国的正气文人;一种是遭遇挫折就悲悲切切的失意者。诗人显然推崇前者,认为读书人要有大格局,不能只关注个人得失。这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在今天依然能给我们启发。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