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州杂兴 其二

全城三面临湘水,扑地闾阎著姓家。
侍女画船争渡处,采莲采得并头花。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生动画面,语言清新自然,充满生活气息。

前两句"全城三面临湘水,扑地闾阎著姓家"勾勒出城市的地理环境:整座城被湘江环绕,岸边密密麻麻都是当地有名望的大家族住宅。这里用"扑地"形容房屋密集,就像扑倒在地面上一样,非常形象。

后两句"侍女画船争渡处,采莲采得并头花"转入动态场景:侍女们乘坐着彩绘小船,在水面上争先恐后地划行,她们采莲时意外采到了象征美好爱情的并蒂莲。这个画面既展现了江南水乡特有的劳动场景,又通过"并头花"这个意象,含蓄地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爱情的向往。

整首诗就像一幅水墨画,既有大场景的勾勒,又有细节的捕捉。诗人通过简洁的语言,把水乡的景致、人们的生活和美好的寓意都融合在一起,读来清新自然,让人仿佛身临其境。特别是最后"并头花"的意象,既写实又富有诗意,给全诗增添了一抹浪漫色彩。

解缙

解缙(1369年-1415年),字大绅,一字缙绅,号春雨、喜易,明朝吉水(今江西吉水)人,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中进士,官至内阁首辅、右春坊大学士,参预机务。解缙以才高好直言为人所忌,屡遭贬黜,终以“无人臣礼”下狱,永乐十三年(1415年)冬被埋入雪堆冻死,卒年四十七,成化元年(1465年)赠朝议大夫,谥文毅。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