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御制冬至
汉门候景嘉辰启,鲁观书云协气升。
玉琯飞灰新节应,璿霄合璧瑞华凝。
阳芸初动犹兼雪,柔荔将芳尚隔冰。
繁祉建元名已肇,殊庭备物礼将登。
黄龙甘露诚难拟,泰畤甘泉岂足称。
共庆帝辰延百福,巍巍千载庇黎蒸。
玉琯飞灰新节应,璿霄合璧瑞华凝。
阳芸初动犹兼雪,柔荔将芳尚隔冰。
繁祉建元名已肇,殊庭备物礼将登。
黄龙甘露诚难拟,泰畤甘泉岂足称。
共庆帝辰延百福,巍巍千载庇黎蒸。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冬至节气的皇家庆典场景,充满吉祥寓意和盛世气象。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
1. 节日盛况 开篇用"汉门""鲁观"等典故点明这是皇家仪式,像"玉琯飞灰"(测节气的律管飞出灰烬)、"璿霄合璧"(美玉般的天空)这些描写,展现了冬至这天天地相应的神奇景象。诗人用"黄龙""甘露"等祥瑞之物作对比,强调眼前庆典的隆重程度超越历史记载。
2. 自然变化 中间四句巧妙捕捉冬至物候特征:"阳芸初动"说地气开始萌动,"柔荔将芳"写植物即将抽芽,但"犹兼雪""尚隔冰"又点出严寒未退的自然矛盾,准确传达出冬至"阳气始生却寒意仍浓"的气候特点。
3. 美好祝愿 结尾直接表达对皇权的歌颂,"巍巍千载庇黎蒸"既赞美皇帝如高山庇护百姓,也暗含希望国运长久的心愿。通过"繁祉""百福"等吉祥话,把节日庆典升华成对国家未来的祝福。
全诗用词典雅但不晦涩,像用"璿霄"比喻碧空、"黎蒸"代指百姓,既保持皇家诗歌的庄重,又通过"柔荔""阳芸"等清新意象增添生气。诗人将天文现象、自然变化与人文庆典融合,展现出古代皇家"天人感应"的独特文化视角。
夏竦
夏竦(985—1051年),字子乔,江州德安县(今江西九江市德安县车桥镇)人。北宋时期大臣,世称夏文庄公、夏英公、夏郑公。著文集百卷、《策论》十三卷、《笺奏》三卷、《古文四声韵》五卷、《声韵图》一卷,其中:《文庄集》三十六卷等收入《四库全书》(节录自《永乐大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