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笙引(一作《周郎玉笙谣》)
我尝蹑轻鸿,浮空度瑶阙。
醉看碧桃花,吹笙弄明月。
仙人王乔董双成,为作春水流花声。
昆崙十三凤,飞舞相和鸣。
曲终飘然上鹤去,逸韵散落天风清。
自从失脚堕尘世,飞梦尚缭芙蓉城。
浮丘公,今不见,白玉龟台走雷电。
云和妙曲杳无闻,万壑松风洗清怨。
醉看碧桃花,吹笙弄明月。
仙人王乔董双成,为作春水流花声。
昆崙十三凤,飞舞相和鸣。
曲终飘然上鹤去,逸韵散落天风清。
自从失脚堕尘世,飞梦尚缭芙蓉城。
浮丘公,今不见,白玉龟台走雷电。
云和妙曲杳无闻,万壑松风洗清怨。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从仙界坠入凡尘的奇幻故事,充满浪漫的想象和淡淡的哀愁。
开篇四句像电影开场:诗人曾脚踏轻盈的鸿雁,飞越仙宫,醉看碧桃花,在明月下吹笙——这组镜头构建了超现实的仙境画面。"仙人王乔董双成"到"飞舞相和鸣"这段,用神话人物(王乔是仙人,董双成是西王母侍女)和昆仑神凤的意象,展现仙界音乐会的盛况,笙声如春水流动,凤鸣如花瓣飘落。
转折出现在"自从失脚堕尘世",仙凡之隔带来强烈对比。诗人用"飞梦尚缭芙蓉城"的梦境,表现对仙界的念念不忘。结尾的"浮丘公"(另一位仙人)不见踪影,"白玉龟台"(仙家器物)遭雷击,暗示仙界通道的断绝。最后以"万壑松风洗清怨"作结,松涛声代替了仙乐,透露出无奈与释然交织的复杂心境。
全诗最动人的是两种情绪的碰撞:前半段仙界畅游的恣意张扬,与后半段尘世怅惘的含蓄克制,形成巨大张力。诗人把"求不得"的普遍人生体验,包装成仙侠故事,让读者既能享受奇幻想象,又能共鸣现实中的失落与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