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 其五

阿姊慧过我,颇识数行书。
上能奉色笑,持家亦秩如。
无端遘宿孽,中道病狂易。
病难勿药愈,心神耗散矣。
凡事若头发,棼乱不一理。
先后成两人,友爱终一气。
遣嫁伤母心,不字滋物议。
抱颈曾烛微,抉目还阐幽。
当时期师古,叩之语不雠。
苟作婴儿子,任詈三闾氏。

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平实的语言讲述了一个令人心碎的家庭故事,核心是姐姐从聪慧能干到精神失常的悲剧转变。

开头四句描绘姐姐原本的优秀:比"我"更聪明、识字读书、善于侍奉父母、持家有方。这里用"奉色笑"(让父母开心)、"秩如"(有条理)等生活化细节,展现她曾是完美的传统女性形象。

转折出现在"无端遒宿孽"——突如其来的厄运让她患上疯病。"心神耗散"这个比喻很形象,就像一盏油尽的灯,她的精神逐渐涣散。诗人用"头发棼乱"比喻她混乱的思维,说发病前后的姐姐"先后成两人",但家人对她的爱始终如一。

中间六句揭示双重悲剧:家人为她安排婚事("遣嫁")会伤害母亲,但不嫁人("不字")又招来闲言碎语。"抱颈曾烛微"可能是回忆她清醒时亲密的姐妹时光,"抉目还阐幽"则暗示现在要忍着心痛去理解她的疯言疯语。

结尾四句最痛心:姐姐发病时说着模仿古人的胡话("师古"),但根本逻辑不通("语不雠")。最后两句用典故自嘲——像"婴儿子"(古代疯女)般活着会被骂,但像屈原(三闾氏)那样清醒又太痛苦,道尽照顾精神病人的无奈。

全诗没有华丽辞藻,通过"持家""头发""抱颈"等日常意象,让读者看到:一个完美姐姐如何被疾病摧毁,以及家人面对这种变故时,既要承受痛苦又要对抗世俗压力的真实困境。最打动人的是"友爱终一气"——无论她变成什么样,家人的爱永不改变。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