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匡伯用山谷次晁补之廖正一赠答诗韵
齐虏得官乃以口,臣朔长饥索升斗。
朱鸟归肆行翾翾,我春辞家秋未还。
读书佳句坐叹息,诗梦已落吴淞间。
旗亭一曲黄河上,四座无言独心赏。
天街夜凉如水明,阑干曲录环碧城。
愿接云軿与天语,美人颜色苕之荣。
眼中少年今老矣,安陵昔日繁华子。
前鱼已自为人怜,蛛丝还能助我喜。
万古牢愁未入弦,欲竟此曲无人弹。
丈夫意气属有在,挂席千里难追攀。
我欲随君且入剡中去,李白一生自爱游名山。
朱鸟归肆行翾翾,我春辞家秋未还。
读书佳句坐叹息,诗梦已落吴淞间。
旗亭一曲黄河上,四座无言独心赏。
天街夜凉如水明,阑干曲录环碧城。
愿接云軿与天语,美人颜色苕之荣。
眼中少年今老矣,安陵昔日繁华子。
前鱼已自为人怜,蛛丝还能助我喜。
万古牢愁未入弦,欲竟此曲无人弹。
丈夫意气属有在,挂席千里难追攀。
我欲随君且入剡中去,李白一生自爱游名山。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读书人漂泊在外、怀才不遇的苦闷心情,同时表达了对自由生活和理想境界的向往。
开头四句用典故自嘲:齐国人靠耍嘴皮子当官(暗指自己不善钻营),像东方朔一样经常饿肚子。朱鸟(象征太阳)每天按时回家,而诗人春天离家到秋天还回不去,对比突出漂泊之苦。
中间部分写诗人的文艺生活:读好书会为佳句感叹,写诗的灵感总飘在吴淞江(文人雅集之地);在酒馆唱一曲,虽然听众不说话但能懂他的心境。夜深人静时,他幻想和天上仙人对话,看到美人如花(比喻美好理想)。
接着感叹时光飞逝:当年意气风发的少年如今老了,像过气的明星("前鱼"指失宠者)只剩蜘蛛网相伴。他有满腹愁绪却无人理解,就像没人会弹奏他心中的曲子。
最后突然振作:大丈夫志在四方,虽然现实艰难("挂席"指行船困难),但仍想像李白那样游遍名山。最后一句突然说"我要跟你去剡中",剡中是李白爱去的地方,展现了对自由洒脱生活的渴望。
全诗像一封内心独白信,既有"混得不好"的自嘲,又有"不想放弃"的倔强,最后用李白的洒脱给自己打气,非常真实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