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江独钓图为许启衷赋
穹林昨夜商飙起,面面芙蓉削空紫。
洞口寒泉一𣲖垂,直泻银河数千里。
竹篱茅屋连山坡,上方楼阁惊嵯峨。
轻车细马谢尘迹,梵僧野老时相过。
渔翁独泛扁舟小,百尺丝纶青袅袅。
松声聒耳喧寒涛,澹澹长空绝飞鸟。
残月孤云几醉醒,蘋花洲渚芦花汀。
君不见磻溪钓叟年八十,一顾成周有馀力。
洞口寒泉一𣲖垂,直泻银河数千里。
竹篱茅屋连山坡,上方楼阁惊嵯峨。
轻车细马谢尘迹,梵僧野老时相过。
渔翁独泛扁舟小,百尺丝纶青袅袅。
松声聒耳喧寒涛,澹澹长空绝飞鸟。
残月孤云几醉醒,蘋花洲渚芦花汀。
君不见磻溪钓叟年八十,一顾成周有馀力。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江独钓的山水画卷,充满了宁静悠远的意境和隐逸生活的闲适感。
开篇用"昨夜秋风起"带出季节变化,山林间的芙蓉花被秋风吹得褪色凋零,洞口寒泉飞泻而下,像银河般壮阔。这里用夸张手法("数千里")突出自然景观的磅礴气势。
中间部分展现了一幅世外桃源般的隐居图景:竹篱茅舍依山而建,远处楼阁高耸。这里没有尘世的车马喧嚣,只有僧人、老农偶尔造访。渔翁独自划着小船垂钓,钓线在风中轻轻摆动。松涛声回荡在耳边,天空澄澈不见飞鸟。这些细节描写营造出远离尘嚣的静谧氛围。
最后四句是点睛之笔:渔翁在残月孤云下时醉时醒,与蘋花、芦苇为伴。结尾用姜子牙八十岁在磻溪垂钓、最终辅佐周文王的典故,暗示这位独钓的渔翁可能也是怀才不遇的隐士,暗含着"隐居待时"的人生智慧。
全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隐士生活刻画,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也透露出古代文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思想。诗中动静结合的描写手法(如飞瀑与静舟、松涛与寂空),让画面既生动又充满禅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