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怀郑成昭

径竹色逾净,窗蕉声转寒。
流年频闭户,世事偶凭阑。
绕郭见秋水,喧江闻暮滩。
石村云卧者,迟尔话悲欢。

现代解析

这首诗《雨中怀郑成昭》描绘了雨后景色的同时,也反映了诗人的内心情感和对友人郑成昭的思念。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通俗易懂的分析:

1. “径竹色逾净”:描述的是小路边的竹子在雨后的景色,竹子变得更加翠绿干净。
2. “窗蕉声转寒”:雨点打在窗户外的芭蕉叶上,发出声音,让人感觉到寒意。这里不仅描绘了雨中的景色,也暗示了季节的转换,可能是从夏天转向秋天。
3. “流年频闭户”:时间流逝,诗人经常在家里闭关思考,闭门不出。“流年”指的是时间的流逝,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沉思和反思。
4. “世事偶凭阑”:诗人偶尔在栏杆前思考世间的事情。这表明诗人并没有完全沉浸在个人的情感中,而是关注着外部的世界。
5. “绕郭见秋水”:环绕着城墙的是一片秋天的水面,这里再次强调了季节是秋天。秋天的水面常常引发人们对逝去时光的感慨和对远方友人的思念。
6. “喧江闻暮滩”:傍晚时,诗人听到江边的喧闹声。这里的“喧江”可能指的是江水上涨的声音,“暮滩”则让人联想到江边的沙滩和傍晚的景色,再次呼应了诗人内心的某种情感。
7. “石村云卧者”:描述的是远处的石村上空,云雾缭绕,似乎有躺着休息的人。这里的“云卧者”可能是对郑成昭的隐喻,暗示他在远方,像天空中的云朵一样悠然自在。
8. “迟尔话悲欢”:最后两句表达的是诗人对郑成昭的思念,期待能和他分享生活的喜怒哀乐。这里的“迟尔”可以理解为等待你,而“话悲欢”则是分享我们的快乐和悲伤。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雨后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友人郑成昭的思念。通过自然景色和内心情感的交织,展现了诗人的复杂情感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0